• banner1
    banner1 banner1 banner1 banner1
    互联网+时代把握机会
    Internet plus era seize opportunities

大咖们的15条产品方法论,你都知道吗?
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能比别人看得更远。本文作者对苏杰、梁宁、俞军、王诗沐四位产品大咖的产品方法论进行了梳理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阶段,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。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企业的「火车...


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能比别人看得更远。本文作者对苏杰、梁宁、俞军、王诗沐四位产品大咖的产品方法论进行了梳理总结,与大家分享。

大咖们的15条产品方法论,你都知道吗?

在互联网流量红利阶段,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。产品经理作为互联网企业的「火车头」,在企业增长过程中承担了中坚位置。

产品经理岗位从形态不清晰,到今天大量的底层思维、方法论沉淀。群星闪烁,也积累了宝贵的行业及岗位财富。

这得益于产品经理届的大咖,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,他们是产品经理的领路人,带给我们优质的方法论和案例。

经过我两年来对于这些大师课程、书籍、案例的研究,我梳理了条关于他们的15条干货知识。

现在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带给大家关于他们,以及关于产品经理岗位的精华认知。

一、苏杰:Y模型和四轮MVP理论

1.需求优先级的背后是业务KPI

苏杰老师是出身于阿里的产品经理,打磨多年,从内训走到产品外挂咨询,目前掌舵湖畔良仓,专为创业者服务,提供专业的产品能力支持。

阿里本身是个做生意的企业,阿里早年的使命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。在阿里内部,淘宝、天猫、1688等复杂业务线交织,每一个业务线背后,都是一群KPI指标,在这群KPI指标的背后,就是一群待分析、协调、评估、处理的需求。

同一条线的需求尚可根据目标衡量优先级,但多条线需求同时评估,基本上就是公说公有理的状态,这种环境,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极高,做错一个需求就等于拒绝了其它对的需求,机会成本极大。

所以在这种环境的打磨下,苏杰的需求分析、投产评估能力极为突出,外在表现就是Y模型和四轮MVP理论。

2. 听用户说什么不等于按用户说的做

苏杰的Y模型,在需求分析时极为硬核,是被我用作桌面图时刻警醒的。

苏杰的Y模型

Y模型时刻告诫我们,不要按用户的反馈指导出方案,要充分挖掘用户反馈背后的真实需求,即用户到底要达到什么目标,再找到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产品方案。

不能从用户的表达,直接到产品功能,而是要先挖掘用户背后的真实目的。

没有经过Y模型推导的产品方案,就没有从用户目标出发设计产品功能,大概率做出来的产品设计是基于伪需求。

3. 想、做、推,再按产品生命周期循环

分析完Y模型,苏杰又提出了四轮MVP理论,四轮即Paperwork(纸面研究)、Prototype(原型)、Product(产品)、Promotion(推广),这是产品上线的四个必经关卡。

pic_003

通俗点讲,就是想清楚、做出来、推出去,按部就班。

在用户侧,随着用户的发现、启程、习惯、精通,产品功能模块也会逐步完善,直到产品1.0的生命周期完结,产品从验证期、过渡到爆发期,再到平台期走向衰退时完成2.0改版。

几个方法论,把需求分析、产品设计、用户生命周期串了起来,讲得透透的。

4. 讲故事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之一

我也一直觉得苏杰的讲故事能力是最好的,看《淘宝十年产品事》的时候,那些大事件真的历历在目。

专家就是擅长解决困扰大家已久的问题……的同时,创造出两个大家闻所未闻的新问题……的人。

作为一个产品经理,能做到写文章、讲故事如此潇洒的,着实不多。

团队往往需要这么一个位置的人,TA能够沉淀成果,逐步构建团队文化,形成团队独有的做事风格。

清晰透彻的方法论,加上极强的讲故事能力,苏杰无愧是产品教练领域杰出的布道者。

二、梁宁:痛点痒点爽点

5. 产品经理的学习就是完善产品思维体系

苏杰的方法论已经登峰造极了,但梁宁的体系感是我见过最强的。

要达到这种体系感,需要大量级的输入。

她的每一门课程里,都会有大量的经典案例,比如讲增长的闪电式扩张用了抖音速推、诺曼底登陆的经典案例。

在判断用户价值方面,梁宁引用了俞军著名的价值公式,同时结合了猎豹闪电战,靠速度来抢占蓝海市场的案例。

梁宁总能把一些案例讲得很形象,把用户讲成大海,产品比作沟,抢夺其它河流的流量。

同时,她讲概念是非常通俗易懂的,「点线面体」的概括深入人心。

我想说的是:当你想做一个产品的时候,入手只能是一个点。但你要想清楚,它附着在哪个面上?这个面在和谁竞争,它能如何展开?这个面,是在哪个经济体上?这个经济体,是在快速崛起,还是沉沦?

在理论层,底层都是相通的,无论是点线面体、微观中观宏观、势道法器术,梁宁总能用这些思维解构拆解现实中的一个个问题,最终得到一个无比可靠的解决问题模型。

在对用户的判断上,梁宁讲了两个模型,一个是描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羊草模型,一个是讲头部用户和尾部用户的大明笨笨模型,两个模型描述了对于用户分群的划分逻辑,和经典的划分思路。

她能够把复杂的概念,本质化,具象化用故事讲给你,这是其它人做不到的方式。

6. 优质项目经验和对其的思考优于一切

如果说这里面哪位更有作家气质,就是梁宁了。尤其是她个人而言,也更加希望自己成为有侠气的作家。

周易、卜卦、风水、武侠,这些都不是在互联网大佬身上标配的元素。却在梁宁身上融会贯通,形成了她独特而神秘的气质。

想成为梁宁,基本不可能。

梁宁的宝贵经历,对于产品经理来说,几乎是客户不可求的。

这也恰恰说明,她的体系感来自于大量实战案例的输入,才显得如此坚实。

单说20年飞速发展中关村的经验,就已经难再找到了。

毕竟能和雷军一起吃牛肉面的人,能有几个呢?

我们只能带着仅有的经验,去反复思考学习她强大的理论体系。

三、俞军:价值公式和交易模型

7. 泛学科是产品思维的有力补充

谈到理论体系,就不得不谈俞军老师。

当前产品圈价值公式、交易模型等经典理论,一半以上都是俞军提出的。

俞军老师无论是在百度还是滴滴,操盘的都是大用户量级、复杂多赛道交织的产品。

所以这种环境历练下,你很难去关注微观产品细节,因为太片面,难以驱动整个平台的利益。

重剑无锋,大巧不工,只有掌握宏观产品思维,才能驱动一把把这么巨大的重剑。

在处理所有宏观问题时,经济学当仁不让是第一学科。经济学不但是钱和决策的学科,还是人和心理的学科,作为宏观的产品底层思维而存在,再合适不过。

俞军说,在经济学思维之下,用户不再是人,经过解构、整合到本质之后,变成了一个个需求的集合。

8. 用户价值只是天平的一端

在俞军产品宇宙中,企业和用户在天平的两端,通过产品这个媒介完成价值互换,创造整个系统的价值增量。

进一步说,企业投入产品经理、程序员、设计师和运营等资源,来创造好的产品,让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,获得价值,从而企业分成。

产品的研发资源和维护资源不会增长,随着用户越来越多,价值越来越大,整个边际收益也越来越大。

但,并不是无脑投资源创造新的用户价值就可以,还有诸多限制条件。

最大的限制是,企业资源是有限的,用户需求是无穷的,把用户价值拉满,企业价值不管不顾,最后就是ROI过低,叫好不叫座,产品崩盘。

其次,从用户分群来看,不同小群体的用户价值还可能有冲突,不同产品模块之间也会有影响,好的方面会形成化学反应,稍有不慎就会不进反退。

9. 少即是多

所以俞军老师又提出:

产品就是一组约束条件下的一个效用组合,它满足了不同场景下的一个个需求。产品经理对产品的迭代优化也是需要基于场景来不断的优化的,每一个优化都需要考虑是否达到roi最优,即从产品定位上、产品方法上是否最优。

也就是说,做产品不是无脑功能堆叠。

产品应当被视为是一个提供价值的效用组合或模型,而产品经理要做的,是模型的最优调参。

10. 用户价值是主观的

而到底怎么衡量价值,要看用户怎么想。

价值是用户感受到的主观效用,即:用户的幸福程度=效用除以欲望。

用户期望越大,在一定的效用下,幸福程度越低。在产品效用一定的情况下,随着用户的胃口(欲望)越来越大,他们的满意度会逐步递减。

比如网约车补贴大战时的滴滴在回归理性市场之后,优惠券从10元降低到5元,用户满意度骤降。虽然5元优惠券比正常的出租车还是便宜很多(效用更高),但用户因为习惯了10元优惠券的预期(欲望),导致对5元优惠券不满足。

所以俞军告诉我们,做产品不单单要关注产品效用,还得分析场景下用户的预期(欲望)程度。

11. 用户体验体现在场景中

用户的欲望,会驱使用户在产品上做出各式各样的行为,比如抖音短视频的精彩推送,会激发用户享乐的欲望,不断刷新下一条观看,逐步上瘾。

拆解用户行为来看,俞军指出了每一次行为的决策逻辑:

用户,拥有某种认知,在某个场景下,带着某种期待,获得了怎样的体验。

这个公式可以用来分析产品的功能设计,是否让用户愉悦。

具体到产品里面,就是著名的价值公式:用户价值=新体验-旧体验-替换成本

在拆解产品目标,衡量需求优先级上,俞军的价值公式可谓第一公式。

俞军教会我们,只有学会从各个角度,用交易、体验、需求、痛点来分析用户行为,才能层层深入触摸用户心智,形成深层的情感连接。

四、王诗沐:创业、求知、联想、善断

12. 市场的红海不代表产品的红海

谈用户心智,很难不谈王诗沐和网易云音乐。

王诗沐是网易云音乐的前首席产品经理,一手打造了网易云音乐的歌单导入增长爆点、评论文化和社区氛围。

他改变了人找曲的音乐播放模式,用推荐、歌单、评论、社区氛围,让上网听歌这件事从需求满足变成了一种惊喜享受。

更厉害的是,这些改变,是在红海市场里发生的,是在生死存亡搏杀中,按部就班实现的。

所以在他身上,永远都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存在,那是一种细致入微,能洞察用户心智的能力。

在网易云之前,听歌工具就只是工具而已,带着冷冰冰的技术属性,把曲库排布在用户面前等待检索。

在网易云之后,音乐赛道越来越有文艺的氛围,人们不只关心大家在听什么歌,更关心谁在听什么歌了。即关注点从曲,变成了曲+人,这是一种文化和体验的丰富。

虽然市场是红海了,每个人都有听歌软件工具,但产品远远没有红海,还有很多用户心里的需求没被满足,甚至没被触及。

网易云能做到这些,最核心的就是对用户的理解和洞察。如果说在音乐赛道哪个产品最走心,恐怕用户不会给出第二个答案。

13. 用户研究不仅仅只有方法论

俞军说,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,王诗沐用自己的行动在践行。

王诗沐对用户的理解是细致入微的,能够在访谈中,把握用户的特质、画像、需求、痛点,进一步分析某一个群体的需求、特质,直到掌握这个亚文化的脉络。

为了研究电子乐粉丝,他亲力亲为地去看评论,和音乐达人聊,洞察了很多这个群体深度的元素,比如谁是A神、游戏群体是种子用户、中国第一首电子音乐是86版《西游记》主题曲等。带着这些信息,不遗余力地在市场并不火爆的情况下推行电子乐,终于迎来《Fade》火爆流行,获得了可观的增长。

在王诗沐讲用户研究的时候,你很难看到很空的方法论,很套路的方式。

就像跟人聊天一样,你是很难用方法论、打草稿去掌控话题走向的,只有带着对用户足够的敬畏,和对人性敏锐的洞察,才能随机应变,逐步挖掘到最靠近用户心智的宝藏

14. 用户心智洞察带来深度粘性产品

俞军讲,用户不是“人”而是需求的集合,此言不虚。但,需求是什么?用户又在想什么?王诗沐给出了更清晰的答案:在他眼中,并没有过多关注于用户需求层面。

需求,毕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,落实下来其实是理解用户在想什么,喜欢什么,鄙视什么。

而诗沐最擅长的,就是能够找到一小撮核心用户,满足他们的核心诉求,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

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,我首先从自己出发,回想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听音乐的历程。初中的时候,第一次接触流行音乐,是从听周杰伦的磁带开始的。

他不再专注于需求层面,而是更加追求洞察用户的心理和人性。

因为只有洞察用户心理之后,才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,带来更好的用户粘性,能够让用户觉得产品懂我,我找到了信仰。我想到自己听音乐时,是怎么爱上

当王诗沐讲到瓶颈的时候,提到了用户量上不去的问题。他讲到:所有的方法论都失效了,无法通过数据分析、留存率,去找到到底哪里出了问题。

这个时候就要跳脱出现有的逻辑,重新从本质一点点思考,看看还能有什么增长的切入点。

我想到自己听音乐时,是怎么爱上听音乐的、是如何开始有自己中意的音乐风格的。就像书中前面章节所述,我在高中时期通过身边的朋友、女朋友接触到欧美摇滚、金属风格的音乐,然后逐渐形成了一生的爱好。

带着多年来对音乐用户的经验和思考,洞察到了青少年时期音乐口味养成的现象,进一步制定了2014年主打学生用户群这个至关重要的战略决策。

遇到一个个瓶颈,再通过书里没有、没法参考、找不到指引的思考,来给出创新性的结论,就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。

这个能力,我在王诗沐身上实实在在地看到了,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十年甚至更多时间去追逐。

写在最后

问苏杰,有机会一定要感受一下他强大的解决问题能力;学梁宁,倘若能融会贯通则朝闻夕死;懂俞军,能够理解复杂世界中,大级产品的所谓小决策到底意味着什么;追逐王诗沐,用创业、求知、联想、善断来突破无穷无尽的瓶颈。

他们像银河的群星,照耀指引每一个产品人。

作为产品人,往往从一个坑踩进另一个坑,这无可避免。

但若有幸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就能在每次遇到瓶颈和困境时,跳脱出来找到更多灵感。

以上,希望有所帮助,与君共勉。

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业、助天下。

——王诗沐《幕后产品》结尾赠言

#参考资料#

《苏杰的产品创新课》

《梁宁产品思维30讲》

《俞军产品方法论》

《幕后产品》


#专栏作家#

花生酱先生,微信公众号:产品之术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。金融业资深产品经理,对职涯规划与个人发展有丰富经验,产品涉猎广泛,ERP、金融领域较多。



上一篇:需求直通率:产品团队提升效率的一个重要绩效指标

下一篇:解读产品知识的元概念:用户、需求和产品

通用底部背景
  • Copyright © 2006-2024无锡君科云电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
  • 咨询热线:0510-83566058
  • 移动电话:13093043343
  • 联系QQ:3482514263
  • 售后服务:0510-82405670
  • 总部地址:无锡市惠山区探索路6号宇野网络大厦B15A01
  • 苏公网安备 32020602001270号

  • 备案号: 苏ICP备16007991号-1